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
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古意。唐代。常建。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辘轳青丝索。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虞美人 别鲁道源。元代。何景福。三年奔走荒山道。喜说苕溪好。苕溪秋水漫悠悠。载将离恨上杭州。干戈未已身如寄。安乐知何处。青溪溪上钓鱼矶。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偶成。宋代。朱熹。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脩敬斋。明代。杨士奇。士学之所本,乃在方寸间。出入慎省察,奉持常拳拳。执虚如执玉,处独如临尊。主一不二适,存养静以专。益久虚且明,万理自森然。所以德之聚,古人有名言。罗生豫章裔,家学探渊源。脩敬揭斋扁,瞻对如孔颜。肃中戒外驰,宴坐必衣冠。云谷有明训,昕夕勤钻研。勉哉在惇行,勿云知者难。
次游法喜寺韵。宋代。叶茵。招提四百载,不与世劫俱。松陵拱空觉,柏香祠真如。时秋兆嫩凉,揖客登其庐。廓邃碑篆剥,阁迥钟声疏。中有白足侣,光现摩尼珠。勘问点头石,奔走观心孤。坐我六和堂,风回晴窗虚。棋枰迭胜负,哗音发酒余。饱分蔬笋供,似可山林居。同是百年客,得此一日娱。远社不复见,熟与斯不徒。松日簸斜影,麾儿呼移厨。驾流来鲈乡,野云黏菰蒲。客散渔火稀,冉冉吟篷孤。
夏日田居即事四首 其一。明代。蒋山卿。草堂聊藉竹为门,花坞从将槿作垣。长日鸟啼红药尽,夕阳人坐绿阴繁。愁多非为逢时歉,住久应知隔世喧。赖有青山如旧故,年年相对两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