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磬何悠悠,庭雪复灿灿。冲寒过支公,相围地炉炭。
一谈得真蕴,贝叶徒满案。学禅若栽松,老有万枝干。
谁能顿悟间,森然俱斩断。见心是道侣,寂寂坐夜半。
慧灯无际光,照破几梦幻。生死譬朝夕,岁尽岂嗟叹。
处世各有缘,焉得不聚散。明春杖锡行,孤云渺天畔。
除夕过东林寺同晓公谈禅。明代。谢榛。林磬何悠悠,庭雪复灿灿。冲寒过支公,相围地炉炭。一谈得真蕴,贝叶徒满案。学禅若栽松,老有万枝干。谁能顿悟间,森然俱斩断。见心是道侣,寂寂坐夜半。慧灯无际光,照破几梦幻。生死譬朝夕,岁尽岂嗟叹。处世各有缘,焉得不聚散。明春杖锡行,孤云渺天畔。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谢榛。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心术。宋代。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馀勇,欲不尽则有馀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湖寺观雨。明代。顾璘。湿云吹墨溅湖波,急雨翻盆落涧阿。江郭众山当面失,寺门孤树柰风何。浮生白发馀高兴,暇日清尊且浩歌。蓑笠醉归还自笑,晴天曾得几回过。
旅馆寄诸同社。明代。何体性。忽惊摇落后,黄叶堕庭深。道路秋风鬓,江湖夜雨心。有书传海内,无棹访山阴。久客兼多病,相思瘦不禁。
爆竹二首 其二。元代。叶颙。非尝声响聒天来,鼓动阳春海上回。偶尔惊人还寂寂,情知不是武侯雷。
离家。宋代。彭汝砺。离家一千里,十日不得书。不怨天上鸿,祇恨水中鱼。我行谷伯国,明日武侯庐。慈亲发雪白,安否比何如。
西江月·偃月炉中金鼎。宋代。薛式。偃月炉中金鼎,三台两曜行神。尊卑简易汞中真。握固休推心肾。白虎长存坎户,青龙却与南邻。阴魂阳魄似窗尘。大意不离玄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