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
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清朝鹓鹭,似总贤劳。
输与伊人一著高。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
尘世梦,几人觉。
梁州序 贺秉之授经府。明代。王鏊。山林岑寂,官曹喧闹,吏隐中间最妙。圣恩隆重,天书一纸亲教。管领西湖风月,南国烟霞,尽与舒吟啸。清朝鹓鹭,似总贤劳。输与伊人一著高。莲幕俊,玉堂老。宴高楼日日笙歌绕。尘世梦,几人觉。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渡江。清代。沈懋华。路尽鸟飞外,微茫一叶舟。月斜江岸晓,潮落海门秋。山色南朝寺,钟声北固楼。寄奴城外草,隐隐入边愁。
游铁佛寺华景洞。清代。李秉礼。雨霁山色佳,延眺孤兴发。招提倚云根,境寂悟禅悦。不逢岩居僧,惟见铁铸佛。空翠扑衣衿,灵异秘石窟。乳窦极深黝,仄径盘曲折。苔滑不留趾,蹙蹜屡防蹶。一线漏天光,峭壁忽中裂。竦身出峰脊,下视何斗绝。恍疑魂梦醒,顿觉心目豁。摩挲苍石棱,中有唐宋碣。曾经几劫火,古字半磨灭。暝色苍然来,去鸟望中没。伫立更夷犹,长歌怀往哲。
摸鱼儿 景定庚申会使君陈碧栖。宋代。柴望。便无他、杜鹃催去,匆匆春事能几。看来不见春归路,飞絮又随流水。留也是。怎禁得、东风红紫还飘坠。天涯万里。怅燕子人家,沈沈夜雨,添得断肠泪。嬉游事。早觉相如倦矣。谢娘庭院犹记。闲情已付孤鸿去,依旧被莺呼起。谁料理。正乍暖还寒,未是晴天气。无言自倚。想旧日桃花,而今人面,都是梦儿里。
贺新郎 其二 偶作。清代。董俞。贫也原非病。怅萧然、桑枢蓬溜,褐衣尘甑。底事屋梁恒仰面,赢得穷愁愈甚。请从此、停披辍咏。谢绝墨卿毛颖辈,任江花、零落边笥罄。北窗下,惟高枕。莫誇繁露才名盛。到如今、下帷何用,窥园不禁。蛮触功名安足贵,早己邯郸睡醒。况穷达、从来有命。暇日支筇携斗酒,正花时、不负登临兴。谁似我,麋鹿性。
山西店中饼面米汤之外无他可食可见穷苦之至而房子甚属美观。清代。温权甫。白石为砌瓦为房,有客行来店主忙。饼面之外无他物,前厨频问米泔汤。
鹧鸪天 其一 徐俟斋画山水屏题词。清代。樊增祥。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