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
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
鹧鸪天 其一 徐俟斋画山水屏题词。清代。樊增祥。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樊增祥。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早望海霞边。唐代。李白。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寄怀家工部仞千 其二。清代。徐仲山。铁石梅花励志坚,囊萤造凤重英年。鹏程九万须张翮,鲲浪三千要著鞭。风月楼高谁作主,珊瑚笔妙尔应传。霓裳定订琼宫谱,他日仍当会众仙。
送业师黄东野先生左迁卫辉郡博。明代。于慎行。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武陵道中。明代。毛绍龄。小艇溪头杨柳深,高飞独鹤伴孤琴。落花流水桃源洞,知有秦人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