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乾坤大,神功宇宙长。六经垂宪典,百世乐虞唐。
圣主崇殷礼,春丁启旧章。制从天上下,诚在币先将。
斗柄回霄汉,黉宫列冕裳。炉烟环殿袅,庭燎烛天煌。
飒沓韶钧奏,清芬黍稷芳。舞容辉俎豆,歌吹杂笙簧。
肃肃神如在,颙颙气若藏。致恭三献爵,饮福再升堂。
遥听青衿赞,稀闻玉佩锵。松阴移晓月,人影散寒霜。
回首看车马,徐徐过庙墙。
仲春陪祀先师于太学。明代。刘大夏。吾道乾坤大,神功宇宙长。六经垂宪典,百世乐虞唐。圣主崇殷礼,春丁启旧章。制从天上下,诚在币先将。斗柄回霄汉,黉宫列冕裳。炉烟环殿袅,庭燎烛天煌。飒沓韶钧奏,清芬黍稷芳。舞容辉俎豆,歌吹杂笙簧。肃肃神如在,颙颙气若藏。致恭三献爵,饮福再升堂。遥听青衿赞,稀闻玉佩锵。松阴移晓月,人影散寒霜。回首看车马,徐徐过庙墙。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刘大夏。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述游。明代。傅汝舟。规步无捷径,匏系岂达情。学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厌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大丙既非我,阴阳成寇兵。春华感过目,振耀仰贞明。思假垂天鹏,高峰遗此生。虎鹿不同游,寒虫岂疑冰。物性有固然,抑之谁为更。
题永徽中所模兰亭叙。宋代。米芾。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群贤题咏无足珍,叙引抽毫取奇札。好之写来终不如,神助留为后世法。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昭陵竟发不知归,尚有异形终可秘。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有名氏。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说纷纷那有是。
送真大师。宋代。释心月。戴起还同放下时,好观实际访俱胝。至今五百年来下,一段风光付与谁。
虎跑泉。宋代。杨蟠。天藏物启有灵根,玉乳银浆岂易分。净鉴当空寒自照,流珠落涧远先闻。润生冉冉双林雨,香出蒙蒙一井云。今日石鱼行酒地,次山重为勒铭文。
夏夕谢山人冯户曹朱驾部伯邻峻伯于鳞三比部见过分韵得天字时谢将有行期。明代。王世贞。门巷高轩过,琴尊别思悬。明珠动深夜,白雪破炎天。浊酒能中圣,狂歌竞谪仙。还欣竹林赏,西傍禁城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