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忽然疑砥柱,何处觅瀛洲。
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
过石门寺次邵二泉先生韵。明代。夏良胜。水啮沙中石,声声入耳幽。忽然疑砥柱,何处觅瀛洲。野寺偏宜夏,溪毛可荐秋。棹歌来往发,到底不惊鸥。
(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夏良胜。(1480—1538)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游华岩寺同宋喜公。明代。林铭球。共探洪崖洞口关,翠岚霭接白云间。钟传梵语通顽石,字注真衔副小山。斑驳苔碑馀色古,湛澄乳水印心闲。聊空半偈挥天雨,漫放桃花自解颜。
旅夜 其二。明代。刘基。昨夜起观星,月在杨板上。今宵不见月,星影空摇漾。羽虫飞拂户,灯吐孤火壮。伫立掩衡门,愁来独惆怅。
怀季友梅 其一。唐代。龚诩。知己堪怜会面难,久无鱼鸟问平安。遥知风雪虚斋里,人与梅花共岁寒。
送王公顺归乡。明代。曹义。广阳城外白云飞,送客南归对夕晖。别路谩斟桑落酒,高堂重著老莱衣。望中绿柳经霜脆,江上青山带雨微。明到乡园逢故旧,愿言毋惜寄书稀。
带雪海棠。明代。何巩道。片片冰花不定吹,因风飞上锦城枝。冻痕流入多情处,冷晕含当半醉时。暗尽彩云呈素女,抹成金粉失红儿。谢庭赋罢相如忆,西府春寒梦正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