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邯郸道,君为吴会游。能将五岳兴,更写九歌愁。
山水琴中赏,烟云杖底收。归装馀一卷,得似少文不。
送穆仲裕中舍还东明。明代。董其昌。我忘邯郸道,君为吴会游。能将五岳兴,更写九歌愁。山水琴中赏,烟云杖底收。归装馀一卷,得似少文不。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枕上作。元代。邓雅。梦断五更时,山家鸡乱啼。风生梧树里,月过纸窗西。为客心牢落,伤时气惨悽。遥怜征战地,万骨委尘泥。
谢送夏衣。宋代。谢枋得。南州久客困炎歊,汗浥春衫上白毛。细葛含风常着看,此情犹胜旧绨袍。
立冬日作。宋代。陆游。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苏盦避暑大连来书录后村哀惠州弟诗及注并示以近作云残年况味今参透只是生离死别忙寄答其意 其二。清代。陈宝琛。残年如寄让先归,少待黄泉有见时。岁岁相望艰一面,只将死别当生离。
閒居 其二。明代。梁以壮。阶前不半亩,秪得种兰深。岂有田家赋,而为梁父吟。短狐篱外乱,馀桔坐中阴。昨日罗浮叟,招予山水心。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唐代。白居易。御宇恢皇化,传家叶至公。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晏驾辞双阙,灵仪出九衢。上云归碧落,下席葬苍梧。蓂晚馀尧历,龟新启夏图。三朝联棣萼,从古帝王无。严恭七月礼,哀恸万人心。地感胜秋气,天愁结夕阴。鼎湖龙渐远,濛汜日初沈。唯有云韶乐,长留治世音。化成同轨表清平,恩结连枝感圣明。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