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甸无层冰,霢霂土膏湿。更怜三角湖,澄彻莹寒碧。
雪中登郡城西亭二首 其二。元代。马祖常。楚甸无层冰,霢霂土膏湿。更怜三角湖,澄彻莹寒碧。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马祖常。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南征 其一。元代。张弘范。百战归来气未松,紫泥又起作元戎。楼船万艓三山外,塞马千群百粤中。举目山川浑各异,伤心风景不相同。明年事了朝天去,铜柱东边第一功。
浴日亭。明代。李秉同。黄木湾头古野亭,亭虚俯槛吞沧溟。扶桑遥报日将起,洪轰海底鱼龙惊。细濯咸池真皎洁,不比寻常乍明灭。悠悠燠照遍垓埏,风檐蔀屋皆澄澈。昔唐最重虞渊功,尘埃洗尽依旧红。会得何须赤绳系,自有擎手回苍穹。夸父邓林徒扰扰,鲁阳三舍应未了。晋人见说寡君须,岂知线量终缥渺。狂夫炙背献至尊,烈士曝书遗儿孙。世事浮云祇如此,我爱古来铭浴盘。亭去波罗犹咫尺,庙神相对遥相忆。朝捧清光荡祲氛,暮绕馀辉江震击。效灵宣秘护濠城,蛟腾凤舞黄河清。果然羲驭寅宾旭,万国山河属大明。
栗里华阳窝辞 移南村辞。唐代。王质。多柴多桑兮繁阴,栗熟兮山前山后而多闻。有人兮素心,林密林疏兮溪山自为秋春。不见兮相思,相思兮起下床而揽衣。南畴兮嘉穟,北牖兮新葵。转南村兮西庐,夫岂众芳兮要之。何所独无芳草兮,惟吾宇其增菲。纷有此内美兮,奚适而非良期。勿知太元兮,又焉知义熙。
江城子令 西山隐者相访。金朝。刘志渊。有缘相遇芥投针。话真心。死三阴。阳自浆成,琼液不时斟。伴饮琅琅声贯耳,无弦曲,肖风琴。氤氲消息拍胸襟。九成金。鬼神钦。一混天光,变化体难寻。空似空中成妙有,心朗朗,虑沉沉。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九首 其二十二 小云山。明代。王夫之。夕气澄若浓,星光敛清炯。林外露悬灯,未知何峰顶。
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唐代。李洞。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何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