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广京山人,字伯宗。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刑部郎中。董传策、张翀、吴时来疏劾严嵩父子不法,嵩欲杀三人。岱力言于刑部尚书郑晓,得减轻戍边。岱又为资装送之出郊,嵩父子深恨之。岱竟以此出为景王府长史。曾纂辑明开国以来用兵史事,成《鸿猷录》。工诗,为李攀龙等后七子之前茅,有《西曹集》。...
高岱。明湖广京山人,字伯宗。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刑部郎中。董传策、张翀、吴时来疏劾严嵩父子不法,嵩欲杀三人。岱力言于刑部尚书郑晓,得减轻戍边。岱又为资装送之出郊,嵩父子深恨之。岱竟以此出为景王府长史。曾纂辑明开国以来用兵史事,成《鸿猷录》。工诗,为李攀龙等后七子之前茅,有《西曹集》。
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明代。钟惺。望远写秋江,秋意无起止。何曾见寸波,竟纸皆秋水。烟中过寒山,江净翻如纸。空色有无间,身在秋江里。
次韵似表弟题朝爽亭呈公晔公和二友。宋代。李弥逊。原诗各本皆缺以上。《竹溪先生文集》卷一一。
纵游深山随所遇记之。宋代。陆游。山径欹危细栈通,孤村小店夕阳红。竹郎有庙临江际,木客无家住箐中。
村居杂题 其二。明代。袁宏道。稍似朱衣巷,儿童问礼诗。一村垂大带,十里望丹旗。小榜依蛮市,枯扬引水祠。树皮如藓石,老尽寄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