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
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入云门。明代。刘宗周。缓步通樵径,穿林挂箨冠。小寻溪磴坐,又过竹楼看。蕉鹿双心化,鱼矶一水寒。薄游从此发,前路正漫漫。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刘宗周。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春阴和含晶韵 其三。清代。陈宝琛。梦雨愁云暮复朝,似寒非暖最难料。衣篝香褪孤莺领,镜屉尘凝黯翠翘。风日轻抛挑菜节,笙歌忍忆落镫宵。碧城十二知谁管?断送韶光酒里消。
挽汾阳何北园二首 其二。宋代。何梦桂。五十年来梦,邯郸黍一炊。传家无长物,志墓有丰碑。落日江湖泪,西风里巷悲。故园吟不尽,千古付他谁。
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体作秋日四章 其三。宋代。戴炳。无奈秋山何,万叠浅深碧。起来楼上看,朝爽浮几席。棱棱政自高,更养静寿德。
冬草得言字。清代。陈恭尹。无论南与北,一种白连门。岂不怨迟暮,曾承天地恩。远风疏劲叶,春色聚寒根。独立观元化,悠悠何所言。
陇头水。宋代。陆游。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