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睹木平和尚。唐代。文益。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文益。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和临寒食有感五绝 其三。元代。谢应芳。一径落花春昼静,四邻嘉树绿阴繁。儿曹忘却怀乡意,浪说春风似故园。
用韦苏州神静师院韵寄微公。宋代。李彭。云卧衣裳冷,岩幽钟磬微。秋虫留雾牖,夕鸟下烟扉。无人瀹茗椀,坐我语斜晖。分携复经岁,长嗟志愿违。
赠胡季昭。宋代。叶梦得。澹庵久死瘴江滨,依旧归来侍禁宸。浩叹宗孙长去国,从知志士不谋身。皇天若假令多算,圣代终无弃□□。我时阅报痛生哀,洒泪南詹吊象台。今日方知公有子,皇天佑善世生才。
赠别康孟担。明代。徐熥。一丘栖隐近何仙,不异庞公在汉年。名混布衣堪傲世,斋供绣佛可逃禅。尊前有客同浮白,身后谁人识太玄。此别相思劳梦寐,壶山云树鲤湖烟。
入东经诸暨县下浙江作诗。南北朝。何逊。疲身不自量。温腹无恒拟。未能守封植。何能固廉耻。一经可人言。三冬徒戏尔。虚信苍苍色。未究冥冥理。得彼既宜然。失之良有以。常言厌四壁。自觉轻千里。日夕聊望远。山川空信美。归飞天际没。云雾江边起。安邑乏主人。临卬多客子。乡乡自风俗。处处皆城市。所见无故人。含意终何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