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
孤寺残钟催夕照,汀洲疏苇送秋声。
西风独起湖山思,久客应知寂寞情。
野鹤渐无惊弋意,对人孤立水烟平。
江上晚行。宋代。寇准。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孤寺残钟催夕照,汀洲疏苇送秋声。西风独起湖山思,久客应知寂寞情。野鹤渐无惊弋意,对人孤立水烟平。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留别八首和徐幼眉大令必观见赠韵 其四。清代。周凯。连日开仓日未中,纷纷户口散来公。竹寮花宅周中外,虎井猿坑计始终。贷金不愁园吏粟,回帆齐拜水仙宫。最怜从事偕施沈,一样焦劳夙夜同。
逃会芙蓉山二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拨荆寻古径,渐次远喧嘈。天觉三分矮,峰增七尺高。溪云侵石发,松壑响风刀。碌碌怜吾子,莫知秋气豪。
止客宿。明代。陈献章。为恨开年雨,江村马迹稀。诸君能枉拜,今夕不须归。岁酒堪投辖,人家欲掩扉。仍闻仆夫语,畏逐骏蹄飞。
七言滑语联句。唐代。颜真卿。雨里下山蹋榆皮,——颜真卿莓苔石桥步难移。——皎然芜荑酱醋吃煮葵,——刘全白缝靴蜡线油涂锥。——李崿急逢龙背须且骑。——李益
寄学芝山正叔寄诗有想叹之意次元韵。宋代。彭汝砺。想望独登城上台,重云不见首勤回。久分笑语心几塞,忽得诗书眼为开。草褐岸巾随鹿豕,佳山野水外尘埃。公名方与风霆远,未可窥余寂寞来。
上巳日与诸公游大同雷公山。明代。刘溥。群公佳会属芳辰,自笑游人是远人。花下共拚今日醉,江南又负一年春。云山满眼伤前事,风雨何时洗战尘。回首断沟横古道,不胜悲愤欲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