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若楫,宋代休宁县榆村藏溪人,官宣城令。咸淳间,为紫阳书院山长。曾于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建秀山书院,地处藏溪南山之阳。《休宁县志》载:崇宁年间(1102-1106),休宁县汪若楫于藏溪建秀山书院,这是徽州创立最早的书院,汪氏有“秀山十景诗”。《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迹上》,《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以及《康熙休宁县志》卷六《人物》和《宋诗纪事》卷七六《汪若楫》均有记载。...
汪若楫。汪若楫,宋代休宁县榆村藏溪人,官宣城令。咸淳间,为紫阳书院山长。曾于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建秀山书院,地处藏溪南山之阳。《休宁县志》载:崇宁年间(1102-1106),休宁县汪若楫于藏溪建秀山书院,这是徽州创立最早的书院,汪氏有“秀山十景诗”。《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迹上》,《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以及《康熙休宁县志》卷六《人物》和《宋诗纪事》卷七六《汪若楫》均有记载。
送玲首座住定水。宋代。释咸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不是向上机关,亦非单传妙诀。佛祖见之攒眉,魔外闻之胆折。建立此纲宗,当阳贵直截。玲侍吾十年,气宇迪超绝。信手斫方圆,初不泥唇舌。青天霹雳轰,风云会时节。行看定水起波涛,始信来源出处高。
南阳道中家力堂呼一露车并载疾行因作此诗。清代。钱澧。有栈之车晨载途,日欲出地烟模糊。触轮挂啼冰顽粗,一骃一駮羸且驽。登之恟恟百忧俱,御乃欲速鞭而驱。驱之遇坎乃下扶,吾兄意色略不殊。笑谓此岂遂足虞,自从陊地门悬弧。天地中身盘中珠,九龙江瘴如炊炉。地厌行人肝脑涂,生还得骑生马驹。逾江河暨燕之都,喀尔喀乌里雅苏。无冬无夏衣羊狐,没腰积雪冻禾枯。窥觇数数来鸢乌,此行还乡实不图。更知他日胡底乎,傥从汝意东游吴。风狂浪大舟楫孤,舟中人血蛟龙须。据鞍之臀久无肤,移置车上亦何输。知处身如橛株拘,相与并载何惊吁。我闻兄言捋兄须,大块劳生有是夫。有如我者信非夫,挽车平地犹趑趄。
南歌子。宋代。李壁。使君紫绶新符竹,叶赪老弟兄。西风吹棹过湖亭。杨柳夫渠相伴、也多情。况是瀛州侣,来同酒盏倾。白沤浑不避双旌。一种风流人似、玉壶清。
次幸庵彭司马寄吴宪长。明代。邵宝。司马登廷昼接三,閒情及我我何堪。梅花陇外嫌疏阔,萱草堂前愧旨甘。望日直从双阙下,观风曾到两峰南。他年出将成功地,时雨亭高酒半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