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
一点春有余,万古香不了。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元代。艾性夫。好花不必大,骨瘦花自小。一点春有余,万古香不了。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艾性夫。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合《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三卷。
闰花朝集栩楼分韵得中字。清代。陈宝琛。三闰花朝廿载中,还朝犹忆及春融。不期并海随寒日,得共凭楼数信风。同社杯盘閒趁景,满堂瓶盎艳成丛。十年前事馀惆怅,传烛依然出汉宫。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宋代。陈著。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嵌崎。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金山。明代。王叔承。灶宅龙宫紫气骄,壮游南北倚青霄。蜀江万里来春水,吴屿千寻带暮潮。夹岸帆樯扬子渡,隔天云树广陵桥。临流无限风尘思,浊酒淋漓剑影摇。
过大梁闻河亭方宴赠孙子端。唐代。杜牧。梁园纵玩归应少,赋雪搜才去必频。板落岂缘无罚酒,不教客右更添人。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 庭梅。明代。王夫之。素锦光摇玉篆牌,曈胧清影正当阶。画垣底事重重闭,未有尘飞走马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