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闰花朝廿载中,还朝犹忆及春融。不期并海随寒日,得共凭楼数信风。
同社杯盘閒趁景,满堂瓶盎艳成丛。十年前事馀惆怅,传烛依然出汉宫。
闰花朝集栩楼分韵得中字。清代。陈宝琛。三闰花朝廿载中,还朝犹忆及春融。不期并海随寒日,得共凭楼数信风。同社杯盘閒趁景,满堂瓶盎艳成丛。十年前事馀惆怅,传烛依然出汉宫。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陈宝琛。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夜宿七级闸闻水声有感。清代。张九钺。秋雨打孤篷,游子中夜觉。篝镫凄以凉,百物下寥阔。闸口何嗷嘈,一夜积涛蹙。抑扬疑远近,往返杂歌哭。低吟不能长,万感满胸曲。想见故山阿,流泉灌茅屋。荷锄觇远脉,濯足乱新绿。幽期隔尘沙,岁月惜局促。南莼久思张,北士不轻陆。乡思逐推迁,羁愁震耳目。此身尚惝恍,所宅亦未卜。壮齿不恒居,古言有三复。起弄明月流,湿光滴衣幅。
甲午社日客桂林。宋代。乐雷发。卮酒豚蹄客里欢,石尤风系枲衣单。东阳病骨如鹦鹉,最怯南州社日寒。
城东延福禅院避暑五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暑雨霏微湿翠岚,共投萧寺解尘骖。黄粱初熟鲟羹美,恰称嵇家七不堪。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唐代。皮日休。九十携锄伛偻翁,小园幽事尽能通。劚烟栽药为身计,负水浇花是世功。婚嫁定期杉叶紫,盖藏应待桂枝红。不知家道能多少,只在句芒一夜风。
扬州慢 十月二十七日南行道中。近现代。丁宁。哀角吟霜,倦云低垒,峭风渗透离魂。过烟芜一霎,认拾翠前村。自湖上笙歌散后,柳疏莲谢,难罄孤尊。祗凄凉、鸥鹭依稀,残梦犹温。旧游漫溯,怕重来、凭吊无痕。待紫塞烽销,青溪渡稳,往事谁论。北望故园何在,家国恨、暗逐轻轮。又残阳如血。归鸦喧趁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