蝜蝂蜣螂了不争,违人何碍负时名。区区节义归穷士,犹喜诸贤未见轻。
题杜茶村自书诗卷 其二。清代。郑孝胥。蝜蝂蜣螂了不争,违人何碍负时名。区区节义归穷士,犹喜诸贤未见轻。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郑孝胥。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九日。元代。曹文晦。残日凄风岸,登临感物华。早禾千顷雪,秋树半村霞。酩酊携壶牧,风流落帽嘉。古人那可作,一笑对黄花。
同谢公定携书浴室院汶师置饭作此。宋代。黄庭坚。竹林风与日俱斜,细草犹开一两花。天上归来对书客,愧勤僧饭更煎茶。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唐代。张说。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晴空数云点,香树百风摇。改木迎新燧,封田表旧烧。皇情爱嘉节,传曲与箫韶。
秋崖先生以红石见寄。宋代。吴龙翰。彤霞铄石玉晶荧,琢出羲之风字形。却著寒松苍古下,研烟传写相牛经。
贺新郎 七夕感怀再用前韵。清代。陈维崧。鹊又填桥矣。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有和病、云鬟挥涕。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弹不尽,半襟雨。如今剩有孱躯耳。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奈又说、春蚕竟死。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风乍吼,粉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