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昔挈儿辈,竹岙上祖坟。先期办祭具,事事必躬亲。
舟中诵祖诗,居辽念儿女。至性潜悲辛,春物为凄苦。
如今一尊酒,还似父在时。莹莹儿泪满,地下父岂知。
忍哉人间世,一瞑绝万古。酾酒不及泉,滴泪不入土。
但愿死有知,魂魄得完聚。
竹岙扫墓三首 其二。近现代。王季思。父昔挈儿辈,竹岙上祖坟。先期办祭具,事事必躬亲。舟中诵祖诗,居辽念儿女。至性潜悲辛,春物为凄苦。如今一尊酒,还似父在时。莹莹儿泪满,地下父岂知。忍哉人间世,一瞑绝万古。酾酒不及泉,滴泪不入土。但愿死有知,魂魄得完聚。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江北纪行十六绝 其二 江浦别庄孔昜先生。明代。张吉。天南天北往来间,尽日看山了未閒。颇觉昆崙多远派,定山高对小庐山。
元夕。宋代。吕希纯。何处元霄好,迎銮册府西。箫声云外起,扇影日边低。秘禁威容肃,名流步武齐。舜瞳回左顾,真欲过金闺。何处元霄邓,只林宴坐僧。戒圆三五夜,心耀百千灯。茅舍门常掩,绳床几谩凭。世间娱乐事,一念不曾兴。
和栖贤山居韵 其二。明代。释函可。何妨卧出日,长欲语三更。篱外无人到,窗前有虎行。风微飘梵咒,云密透书声。只此閒同过,毋令别感生。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三首)。明代。刘基。结交无疏戚,艰难见平生。金石苟不渝,万里如两楹。重山非云远,邈若辽与荆。嬿婉岂不怀,蛇虺正骄狞。手持故人书,心念故人情。开书问故人,泪下如雨倾。¤
临江仙 其一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明代。陈霆。不见汉家营内柳,丝丝轻拂旌旄。将军以逸待人劳。马腾士饱,枝上挂弓刀。钟鼓令严良夜静,梢头明月初高。翠华临幸事都销。先春芽缕,尚想赭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