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离妇。唐代。张籍。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昼夜常纺织,不得事蛾眉。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古淡师然公游方。宋代。薛嵎。野僧携锡别,何处度残春。天地无穷事,江湖自在身。真心齐得物,道貌异於人。昔日安禅地,深山虎亦驯。
孤市辉辉日半城,鸣驺门外即脩程。霜清岱色偏凌汉,腊近梅花乱著英。
对酒可胜游子念,买舟还作济川行。当筵郢曲堪谁和,三叠阳关是此声。
濒行和答岑方伯彭郡守二年丈暨赵副宪何中丞诸老先生 其二。明代。区元晋。孤市辉辉日半城,鸣驺门外即脩程。霜清岱色偏凌汉,腊近梅花乱著英。对酒可胜游子念,买舟还作济川行。当筵郢曲堪谁和,三叠阳关是此声。
送李太常之南京兼呈座主刘少卿先生。明代。李东阳。侍从亲承旧赐袍,宦途迁转十年劳。来经剑阁丹梯险,去识钟山紫气高。北阙遥瞻当夜斗,南陵分荐及春桃。文章座主今刘向,相见无烦寄彩毫。
点绛唇(早春)。宋代。赵长卿。春到垂杨,嫩黄染就金丝软。丽晴新暖。涌翠千山远。为甚年年,眉向东风展。闲消遣。欲归犹懒。渔笛天将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