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径透重峦,茅堂竹叶冠。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
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赠学仙者。宋代。司马光。微径透重峦,茅堂竹叶冠。方瞳映骨静,秀气逼人寒。夜火装丹灶,晴霜醮石坛。不须惊浅俗,轻举入云端。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立秋日书事五首 其四。元代。周伯琦。凉亭千里内,相望列东西。秋狝声容备,时巡典礼稽。鸨凫随矢落,豭鹿应弦迷。乾豆归时荐,康庄颂耄倪。
临江仙 李山人寿。金朝。段成己。浊酒一卮歌一曲,大家留住秋光。片云轻护晓来霜。殷勤篱下菊,满意为君香。四海干戈犹未定,此身底处安藏。醉中闻说有真乡。便从今日数,三万六千场。
舟中杂咏 其三。明代。童轩。秋水青于染,官河放去艭。波光平草阁,山色到篷窗。细雨猿啼独,疏烟鹭下双。羁怀正牢落,谁与倒银缸。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唐代。杜牧。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
病中寄呈王信州老谢丈。宋代。赵蕃。韩诗不可犯,颜字不可凟。旧言驱瘧疠,其效甚符籙。追慕记初学,讽诵怀三复。如何且逾月,此物犹肆毒。得非缘法异,无乃灾釁酷。推移自前后,进退亦淹速。岂惟搜脂髓,直觉憎面目。医方戒山果,牙颊怕脔肉。味嫌东野荠,馁厌平原粥。莫知所生理,真恐遂鬼录。属时秋已季,更值雨相续。卧闻扫空阶,起步惊陨木。蛩号故亡赖,蚊豹成暗逐。未资卒岁计,颇病严霜促。幸遭贤使君,立政匪今俗。教微下黄堂,惠已周白屋。论情素有托,谒见惭未卜。讵应四壁立,久作穷途哭。谢公方在郡,荐士宜首牍。畴能借齿牙,价可重金玉。自怜非道谋,触事先颜恧。病倦不成书,书成况难读。
送周观察斗垣二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东方千骑拥楼船,执法星随北斗悬。正尔犁庭勤庙算,须君解网及汤年。鹊湖不减西湖胜,岳色遥看海色连。四履山川供啸咏,可能时寄穆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