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横拥巨川回,三晋由来产异才。
展墓乘春走乡陌,负书拂晓下兰台。
河阳路侧花应合,天井关头雪未开。
会使乡人惊六印,莫羞今日弊裘来。
送仲更归泽州。宋代。司马光。太行横拥巨川回,三晋由来产异才。展墓乘春走乡陌,负书拂晓下兰台。河阳路侧花应合,天井关头雪未开。会使乡人惊六印,莫羞今日弊裘来。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灵浩赴江州般若之请三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甚深真谛不容声,溢水炉峰照坐明。悟般若人居般若,钟鱼都是妙香城。
满江红。元代。王恽。一柱华峰,绿翠似、芙蓉金削。孤负却、画船春水,一尊同酌。寒食清明都几日,征鞍遽作西归客。漫春风、墙燕语留人,高城隔。春草碧,杨花白。妆点就,行轩色。道不应霜翮,能舒长策。三尺青萍风义在,看君冠盖长安陌。对夕阳、淡处最关情,河梁别。
萧洒参军宇六首 其一。宋代。韦骧。萧洒参军宇,临庭客不过。秋花生意渐,夏木昼阴多。坦腹群书榥,支藜一径莎。尘泥奔走外,得此兴如何。
双剑歌题赠应二。明代。皇甫汸。建安才子称二应,干将镆耶双发硎。一朝操割登天府,万里挥锋靖炎土。季也韬精意气雄,自同飞景处囊中。每夜拂霓看北斗,有时弹铗向秋风。忆昨工书谒金马,裘敝归来客东野。道逢异士笑且惊,知君岂是悠悠者。古来神物遇亦鲜,龙光再合犹堪羡。函谷终符唐举言,丰城却讶张华辨。即今边徼有妖氛,好提三尺立奇勋。赠语王郎须感激,功成为报吕生闻。
即事九首。唐代。司空图。宿雨川原霁,凭高景物新。陂痕侵牧马,云影带耕人。十年深隐地,一雨太平心。匣涩休看剑,窗明复上琴。明时那弃置,多病自迟留。疏磬和吟断,残灯照卧幽。衰鬓闲生少,丹梯望觉危。松须依石长,鹤不傍人卑。落叶频惊鹿,连峰欲映雕。此生诗病苦,此病更萧条。旅思又惊夏,庭前长小松。远峰生贵气,残月敛衰容。林鸟频窥静,家人亦笑慵。旧居留稳枕,归卧听秋钟。华宇知难保,烧来又却修。只应巢燕惜,未必主人留。幽鸟穿篱去,邻翁采药回。云从潭底出,花向佛前开。
九月望日得石斋馆丈午日见怀诗次韵 其二。清代。钱谦益。丹地披肝日,彤墀溅血时。帝容伸颊舌,天与护须眉。槚楚宁非教,桁杨亦我师。授书并续史,幽絷颇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