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中。唐代。方干。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巢鸟夜惊离岛树,啼猿昼怯下岩藤。此中明日寻知己,恐似龙门不易登。
夜直东观。宋代。孔武仲。萧散爱闲官,因循亦厚颜。聊休俗士驾,独宿道家山。风幔自舒卷,月窗重闭关。其如江海梦,已与雁飞还。
偶题。元代。龚璛。宿雨池馆净,閒官造请稀。石榴朱夏色,山鹊青云飞。遐瞩临风槛,冲襟散暑衣。陈编抚芳润,脉脉发初稀。
杂诗三首 其三。明代。陈献章。平生交态如兄弟,此日悲歌不忍闻。欲寄秋风两行字,九原无雁独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