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问张山人疾。唐代。李端。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搭楼社。清代。宋永清。丰城孤剑短,触目不胜愁。斥卤黄沙地,寒风白鹭洲。野泉寒漱玉,海气静浮鸥。百里宵征早,黄昏到搭楼。
哀龙城。清代。蒋曰豫。龙城城中大纛走,数十万人泣以口。口请击贼乃击民,民击还能代公守。四月之庚力不踵,外援亡归贼来猛。城竭守力守以心,心尽填城作孤冢。有生必死死重生,一时义胆张如云。贼所不尽付水火,仅者冻馁他乡存。呜呼龙城不足惜,所惜坏君东南之半壁。蔽障可完力可扼,一柱中流水轻掷。君不见破吴入越曾几时,大纛今犹海边立。
游岘山。宋代。葛胜仲。山随宇宙结,千古真苒苒。登临足揽胜,兹来余复忝。山椒耸太华,夷路谢跻险。溶溶鸭头水,绿净衣可染。渔师网槎头,尽以红鲜掩。金刀鲙缕飞,来佐华觞滟。前修俱鬼录,勋阀谩琬琰。谷虚禽响答,月皎烟华敛。同登幸旷士,形迹孰拘检。长啸揖清流,一洗邹湛谄。
赠外兄吴之才。宋代。司马光。何须亲始重,友分固非疏。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馀。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医者。宋代。秦观。块然一气初浑沦,散作六物相吐吞。主承客御胜复存,是为万物疾病原。寥寥空陂游冤魂,诲此法术成轩辕。金书玉册要不烦,焕如星宿不可扪。时迁圣徂遂幽昏,弊俗窃以资利源。余尝感概期明论,世无妙质孰与言。因君乞诗置屋轩,聊复援笔赋本根。
五言和邻几答李公达遗嘉庆李。宋代。沈遘。朱实出东土,名独与众殊。友人重家果,分赠比明珠。堆盘薄霞色,熨齿清露腴。恨君赏意浅,有酒空盈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