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既壮还应老,游梁复滞秦。
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
东门送客。唐代。李端。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既壮还应老,游梁复滞秦。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与谢素庵酌酒。明代。郑文康。廿年易过似流星,对酒怜君已暮龄。旧事凄凉半陈迹,一场春梦不堪听。
忆山阳二首。唐代。赵嘏。家在枚皋旧宅边,竹轩晴与楚波连。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横弄笛船。城碍十洲烟岛路,寺临千顷夕阳川。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更惭江上鸥。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
汉沔诸湖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神禹导江流,东归入沧海。三澨阻大别,旷壤实潴汇。鬻熊开荆疆,纵猎固斯在。坤舆获所安,流峙各无改。云胡后代人,邑聚擅高垲。曲防破先制,鱼鳖遭俎醢。履亩料租庸,妄言广财贿。籍定牢弗刊,始重黔首痗。水至循故区,往往归岁罪。岂知小智私,祗以增冻馁。何当铲纵横,一洗谢真宰。
题昆山沈愚通理诗集。明代。刘溥。吴城东头八十里,玉山青插娄江水。何人秀发山水间,沈生文章妙无比。清如玉树含秋霜,丽如五色云锦张。琅然天外度灵响,一曲一奏春风香。春风吹入长安陌,紫陌烟花烂晴色。隋珠赵璧常自珍,乐府词林尽相惜。生今年才二十余,声名欲与前辈俱。方今四海被皇化,好协雅颂歌唐虞。
忆尊大人领省二首 其二。宋代。耶律铸。欲回兰棹更夷犹,事出沈思得自求。霜雁不来书断绝,水寒烟淡倚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