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送吉中孚拜官归业。唐代。李端。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夏日道出天封寺。宋代。党怀英。叠涧重冈掩复开,鸟啼人寂路萦回。微凉暂逐行云过,细雨俄从远树来。世事自嗟吾老矣,山僧那识兴悠哉。婆娑十亩溪边栎,借汝清阴感不材。
自赋。元代。张昱。高阳酒徒今老生,早年击筑和秦声。许人不负一诺重,买笑惟恐千金轻。花间骏马铜铸出,枕上爱姬云化成。谁信青门种瓜者,自梳白发向秋晴。
秋宵辞。宋代。白玉蟾。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复美婵娟姿,的是姮娥魂。凄然到书帙,惸然入酒樽。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
留别宗鲁别驾二章 其一。明代。胡应麟。河桥霜落片帆迟,握手平原佐郡时。共道宾游新北海,那知名迹旧南皮。毫挥五色霞飞动,剑拥双钩雾陆离。一笑主人情不浅,兰桡先订隔年期。
栗里华阳窝辞 篮舆柴车。唐代。王质。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疏,不孤吾烓兮吾车。纸笔梨枣兮物计,有酒兮聊可与娱。洲寒兮桑落,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鹤怨兮猿悲,灌卉宿莽兮无依。湓城倘可以且泊兮,庐山未趣夫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