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别不可道,此心当语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只应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留别故人(一作李颀诗)。唐代。李端。此别不可道,此心当语谁。春风灞水上,饮马桃花时。误作好文士,只应游宦迟。留书下朝客,我有故山期。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四首)。明代。李祯。地势三城远,河源二水分。火山稀好雨,盐泽足愁云。雕没平沙外,驼鸣绝涧濆。凭高时引睇,何以策中原。¤
王使君召宴翊襄亭二首 其二。明代。陈吾德。危亭遥枕碧山头,匹马从来五马游。千里未忘丘壑兴,一杯同破古今愁。坐移曲槛青云绕,俯瞰澄江白练浮。自是使君能爱客,夜阑尊酒尚淹留。
松下独酌。元代。赵秉文。行人隐微径,古寺带平冈。山势依城断,河流入野长。树欹枝坏道,草卧压颓墙。独酌无人共,松风荐一觞。
咏史诗。洞庭。唐代。胡曾。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
同吴西林城东看花遇大风戏为长歌。清代。厉鹗。城南看花谁作群,好事竞造丁隐君。城东看花寂寥耳,相待独有吴居士。新花破萼初满丛,沙河浩浩扬天风。已看野渚动平碧,更觉连林摇乱红。提携町疃羡骥子,出没葭薍多渔翁。过桥人似六鹢退,沽酒樽传三雅空。风光如此肯虚掷,闭户先生真可惜。浇花拟向卞公坟,弹丝亦就周家柏。渊明子晰两达人,天地宁非百年客。有足爱踏三家村,有裾不撇七贵门。模糊落日望未已,遥山渲出胭脂痕。今朝风起花鞴扇,莫使迟来花似霰。好将健句当青幡,日日花前一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