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
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赠故将军。唐代。李端。平生在边日,鞍马若星流。独出间千里,相知满九州。恃功凌主将,作气见王侯。谁道廉颇老,犹能报远雠。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寄钱申伯二首 其二。宋代。张元干。一点照今古,胸中殊了然。不妨为漫吏,可但号臞仙。丹荔盟犹在,凝香句未传。秋风稍凉冷,速办下滩船。
送李士常 其四。明代。李东阳。圣贤日益远,载籍亦多门。汉儒事训诂,字义舛且繁。考亭得真秘,辞达意已传。跹跹场屋士,战讼争纷纭。遗言已糟粕,况复扬其尘。设科重经术,此弊尚虚文。谁能斡元化,吹醨使其醇。知君学古者,肯效诸生颦。虽居文艺场,实究道义根。斯人舍我去,吾道竟谁论。
次韵仲弼重九。宋代。张纲。黄花白酒两相逢,把酒簪花对晚风。千里故园云水外,三年归路梦魂中。自怜晼晚伤秋色,谁解疏狂发醉红。寄语髯周颇知否,此时情绪与君同。
蔡河渔叟。宋代。刘攽。河冰始消春沮洳,老翁求鱼日来去。川流容船网罟繁,上流下流密如雾。跳虾潜斗不自惜,时复鲲鲕聊可识。吁嗟劳心能几何,信道相看犹羡他。
和吕龙图贺仆射相公。宋代。范祖禹。鼎铉承家有庆基,苍生翘首圣神知。韦贤世德传经远,卫武年华入相迟。霖雨八方随说命,带河千古誓萧规。行看凤沼原鸰集,莫为旌麾滞朔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