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唐代。李端。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狱中作。明代。王廷陈。严谴当年出汉京,幽囚今复滞梁城。计疏妄拟城狐获,谤重俄惊市虎成。削木仓皇期勿对,戴盆天日岂能明。邹阳痛哭题书地,今古谁怜共此情。
拜管幼安祠。清代。张善恒。英雄争逐鹿,百金买宝刀。贤者贵自守,一笑甘蓬蒿。所以管幼安,立志脱尘嚣。子鱼非吾友,谢绝挥金交。斗禄原不屑,况肯臣孙曹。濯足沧浪水,归来白发搔。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感叹不能去,叶落风萧萧。
贺新郎 戏和友人新婚词原韵。清代。潘榕。春意眉痕阔。想当初、衫裁杏子,笺题桐叶。中表情殷嫌莫避,姊妹双双环列。恨侬把、断头香爇。仅获一枝莲并蒂,对花光、偎嗅清芬冽。心醉矣,觑斜睫。孤眠曾过些时节。算今朝、鸾凰哕日,鸳鸯睡月。漫把新词先索和,记否从前旧阕。休怪我、狂徒哓舌。两小无猜猜正好,这良缘、美满千秋绝。私语细,枕边说。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唐代。李德裕。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越吟因病感,潘鬓入愁悲。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