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尝共理,海晏更相悲。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
绿槐千穗绽,丹药一番迟。蓬荜今何幸,先朝大雅诗。
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怀杜太尉。唐代。李端。艰难尝共理,海晏更相悲。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绿槐千穗绽,丹药一番迟。蓬荜今何幸,先朝大雅诗。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春事。宋代。戴炳。春事关心常早起,爱看景物试凭栏。戏鱼池面微添绿,啼鸟枝头尚带寒。斩棘重樊新插柳,
事远难铭魏氏钟,手栽犹见大夫松。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
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
先始祖祠宇改建初成承宗戚诸公赐祭卒赋一律志谢。清代。陈恭尹。事远难铭魏氏钟,手栽犹见大夫松。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
记乙丑十月一日夜梦。宋代。陆游。梦里江淮道上行,解装扫榻喜新晴。店门邂逅绨袍客,共把茶瓯说养生。
憩冷水村道傍榴花初开。宋代。杨万里。茜罗绉薄剪薰风,已自花明蒂亦同。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