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
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送王羽林往秦州。唐代。李端。秦州贵公子,汉日羽林郎。事主来中禁,荣亲上北堂。輶车花拥路,宝剑雪生光。直扫三边靖,承恩向建章。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李端。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访故人。宋代。释斯植。石榻相期久,闲寻到野房。春归芳草暗,云入楚山长。人影分孤驿,鸡声落曙桑。凄凉千古事,回首两茫茫。
送裴上舍赍讣还乡省。明代。符锡。少年文藻说京华,底事辞家便忆家。莫以儒巾卑节使,也劳王事问星槎。三江晓雨迷归楫,五夜东风听落花。最是送君还客邸,莫云翅首半天涯。
苏武慢 其二 天台。明代。陈霆。涧水流瓢,桃花夹岸,路入神仙寰宇。芍药比容,芙蓉如面,缥缈霞绡云缕。障风袅袅,隔水盈盈,兰麝欲薰芳语。俏多情、天遣相逢,总是飞琼俦侣。方信有、物外乾坤,壶中日月,身在蓬莱洞府。百鸟啼春,紫箫吹月,留我花间居住。业火未消,尘缘相误,一别顿成今古。待重来、烟水茫茫,惆怅乱红如雨。
送同年谢仁夫知长安县。明代。张岳。万柳垂旌拂去鞍,马蹄新喜得沙乾。奇峰数点青冥外,寒笛一声落照间。馀劫无端留黑壤,孤村应是小铜山。秦中物色高秋冷,为报春风好解颜。
和靖墓。宋代。谢翱。山中处士白麻履,死后无书献天子。青童玄鹤昼上天,夜下玉棺葬湖水。湖堤四合葑如发,芳树玲珑倚春雪。百年凤舞云雾空,玉椀人间出句越。宫岚塔雨恍如失,飞网绕湖冠聚鹬。琳宇焚芝秋寂历,斗下无人祠太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