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唐代。义净。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立秋前二日流河驿作。明代。皇甫涍。流河驿下未逢秋,那堪坠叶似行舟。宵窗乍见明波影,蘋末风来客倍愁。燕南气殊物候改,叹我驱驰独未休。他乡岁月忽易度,故山芳杜空悠悠。
去南阳有日书怀二首 其二。宋代。葛胜仲。离吴州好冠西畿,左竹才交赋式微。云巘遐观空杳霭,春郊细履负芳菲。薄游颇似桑三宿,重到谁惊柳十围。诺画诸僚皆府望,不容坐啸久焉依。
赠曾黎崖明府二首 其一。清代。华黄。却望龙山月,衙斋似画明。忧时心力尽,落职去来清。
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其二。明代。刘基。岁云暮矣风萧萧,木叶脱落惟空条。云浓雨细白日短,惨惨不辨昏与朝。雨中行人足斛觫,去与公家制戎服。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柰尔何。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五。明代。释函可。盛衰自今昔,佛岂限中边。竿木随身戏,针锥任众贤。到山先数马,入室但分钱。亦有二三子,休嗟吾道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