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脚双溪路,今经两度春。不堪飞雪夜,还作望乡人。
世事方如梦,生涯笑此身。惟应两蓬鬓,不负岁华新。
郡斋度岁二首 其一。元代。戴良。失脚双溪路,今经两度春。不堪飞雪夜,还作望乡人。世事方如梦,生涯笑此身。惟应两蓬鬓,不负岁华新。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过武城 其一。明代。李贽。弦歌古渡口,经过欲停舟。世变人何往,神伤意不留。文章夸海岱,礼乐在春秋。堪笑延陵札,同时失子游。
饮方池诗。宋代。赵鼎臣。闻说髯卿酒屡中,清尊惟与故人空。醉穿驰道归家去,十里花枝相映红。
春寒初晴。宋代。杨万里。峭寒穿屋透衣裘,欺得诗人两鬓秋。从此莫教三日暖,花开花落却成愁。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金朝。元好问。绿洋奇亦赛浓梅,永忆熏炉试浅灰。尤物也知人爱惜,帘筛风动只萦回。
晨起览镜六首。宋代。刘克庄。少日手抄尤谨楷,中年目视稍眵昏。如今天罚偏盲了,烛下残书尚覆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