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洋奇亦赛浓梅,永忆熏炉试浅灰。尤物也知人爱惜,帘筛风动只萦回。
从希颜觅笃耨香 其一。金朝。元好问。绿洋奇亦赛浓梅,永忆熏炉试浅灰。尤物也知人爱惜,帘筛风动只萦回。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谈诗 其三。明代。方孝孺。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本根。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
暮秋夜雨同温纯甫方敏之集吕子性书斋对菊。明代。谢榛。席畔幽芳合,相留客尽欢。天将雨色暝,夜使菊花寒。取醉飞觞促,题诗剪烛看。晴明复何处,摇落感秋残。
十六日开船值北风大作复泊北门。元代。陈基。风急江难渡,天寒雪更飘。济川虽有楫,跨海恨无桥。使节辞吴近,官军去楚遥。北门仍系缆,山雨夜萧萧。
南乡子。宋代。黄庭坚。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和叔夏水仙时见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宋代。胡寅。玉质檀心翠羽衣,寒梅开后独当时。一枝折得将谁赠,想见花容出雾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