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兄。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李郎中 其二。宋代。魏了翁。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兄。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惠山寺与子羽话别。明代。华察。看山不觉暝,月出禅林幽。夜静见空色,身闲忘去留。疏钟隔云度,残叶映泉流。此地欲为别,诸天生暮愁。
秋日杂兴二首 其二。宋代。罗椅。跃鱼甚微细,解转秋江漪。一静未满刻,一动辄移时。岂由鱼乐乎,或是水性之。商量未渠稳,风急芦花低。
留守相公。宋代。文彦博。荐捧佳章频叹服,洋洋盈耳类锵金。老昏拙滞无才思,勉强难为继大音。
游碧浪湖简同行沈高士。元代。华幼武。浮玉山边晚系舟,菰蒋萧瑟似新秋。碧天万里写银汉,明月一轮当柁楼。每愧尘劳成白首,喜从仙御作清游。酒杯未落南风起,又挂归帆托顺流。
挽范承事诗。宋代。虞俦。贝叶神怡处,南柯梦觉时。月评依旧好,露挽不堪悲。分米谁怀惠,兼金肯拾遗。绀莲华发后,见佛想舒眉。
点绛唇(己巳重九和苏坚)。宋代。苏轼。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