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貂冲寒马声湿,馀杭门外送归客。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
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濛濛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
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
万物兴歇各有期,人生出处宁无时。揽裾结佩下霄汉,苟得吾志官无卑。
史臣昨侍玉皇案,爱民一语何孜孜。愿公领此深长思,民力竭矣谁其知。
更须同志共此事,则公且去吾亦归。
送杜兵侍。宋代。魏了翁。敝貂冲寒马声湿,馀杭门外送归客。去年曾送六朱幡,今年又送四千石。更有三令相后先,采不盈筐去如织。濛濛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独立长空倚天壁,几度乞归归未得。贰卿荦荦天与姿,不肯随俗相脂韦。声名早落虞舜聪,霞裾云佩明春晖。虞舜已死不复返,云埋苍梧天地悲。万物兴歇各有期,人生出处宁无时。揽裾结佩下霄汉,苟得吾志官无卑。史臣昨侍玉皇案,爱民一语何孜孜。愿公领此深长思,民力竭矣谁其知。更须同志共此事,则公且去吾亦归。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次和友人岁暮旅怀十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异地生羁思,残年傍客愁。月馀鳷鹊观,寒满鹔鹴裘。旧侣多离索,新篇负唱酬。帝城春又至,岁序忽如流。
淮阴有韩亭枚亭步舣舟亭下作。宋代。晁端彦。韩枚步骘建三亭,故显当时将相名。遐想古人兴废事,乃知英杰此中生。
观锡山塔基寄顾少参与成。明代。邵宝。东峰石塔对西峰,云去云来俯仰中。万古不磨铭地语,百年谁试补天功。雷将化雨春回蛰,斗避文星夜起虹。何日落成须我报,望湖亭上一樽同。
读留侯传。唐代。崔涂。覆楚雠韩势有馀,男儿遭遇更难如。偶成汉室千年业,只读圯桥一卷书。翻把壮心轻尺组,却烦商皓正皇储。若能终始匡天子,何必□□□□□。
酬别郑寒村。清代。查慎行。阑风伏雨兼旬卧,晴路一钩新月破。帘前暑退得新凉,门外泥深成坎坷。此时有客过言别,躄躠毛驴压归驮。囊空邻酒赊不来,醒眼相看但愁坐。一篇削稿辱佳序,七字留诗惭属和。余才弇陋非尔敌,强以珠玑承咳唾。甬东同学屈指论,往往传经接师座。故人再与瀛洲选,一郑荥阳尚摧挫。失群行李独淹泊,有价文章久传播。燕山此度六往来,未免征衫被尘涴。干时少术非尔病,当路无援是谁过。向来人尽弃所长,远到君能见其大。古人可作乃殊代,同调相求凡几个。勿将时命较穷通,只许才名出寒饿。羡君有志成果决,笑我无端逐游惰。偶逢知己私自叹,每送归人辄相贺。荆榛满地羊触藩,日月周天蚁旋磨。故乡乐事殊可忆,欲往从之正无那。秋风一骑不可留,八月江田熟香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