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谋身蛇有足,人於嚣论鼠无牙。
狱书一落于公手,不识从来豪大家。
于眉州挽诗。宋代。魏了翁。士为谋身蛇有足,人於嚣论鼠无牙。狱书一落于公手,不识从来豪大家。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清明前一日。唐代。李贞。辛苦遭逢廿载兵,双眸凝泪望神京。明朝又是清明节,麦饭谁供十五陵。
拟古六首 其四。宋代。刘攽。秦昭登西山,慕与火帝游。颓林刊乔木,诏世为博筹。富贵良未厌,夸谩岂知尤。投龟诟苍苍,楚灵轻九州。涂穷乾溪旁,众散不可留。徘徊饿山泽,觉失涓人畴。新王固有命,玉衣被累囚。
过萧塘市。明代。陶宗仪。不到萧塘市,流光十五期。岸倾街甃裂,寺废梵幢欹。第宅留荒址,垣墉易败篱。相知无一在,遗迹动伤悲。
夜坐示子虡。宋代。陆游。裘薄知霜重,灯残觉夜阑。为农宜废学,谢事等无官。疏嬾贫难醒,沉绵死有端。大儿千里至,聊复为加餐。
九月崇效寺登高因至法源寺。清代。罗修源。空庭落叶又成堆,近郭招携胜引来。古寺夕阳偏有色,寒香老圃未全开。图传妙墨松声寂,阁倚晴空雁影回。珍重大安残碣在,匆匆更与拂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