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平漪,与我意、一般容与。任多少、双凫乘雁,落花飞絮。露冷云寒烟外竹,霜明日洁梅边路。怪天随、人意作阴晴,无非数。
方寸地,图书府。老太史,亲分付。况身名四海,未为不遇。用舍行藏皆有命,时来将相还须做。且闲中、袖手阅时人,摩今古。
满江红(李参政壁生日)。宋代。魏了翁。湖水平漪,与我意、一般容与。任多少、双凫乘雁,落花飞絮。露冷云寒烟外竹,霜明日洁梅边路。怪天随、人意作阴晴,无非数。方寸地,图书府。老太史,亲分付。况身名四海,未为不遇。用舍行藏皆有命,时来将相还须做。且闲中、袖手阅时人,摩今古。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崇圣寺别杨至之。唐代。许浑。萧寺暂相逢,离忧满病容。寒斋秋少燕,阴壁夜多蛩。树暗水千里,山深云万重。怀君在书信,莫过雁回峰。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唐代。独孤及。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到君仙洞不相见,谓已吹箫乘早霞。
再次前韵赠别 其二。明代。童冀。驰道尘香宿雨晴,故人春早帝京行。雪消上苑林莺语,日上高冈有凤鸣。宣室已闻召贾谊,辎车会见锡桓荣。四方玉帛皆廷贡,不日王师罢远征。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一 慕歌。明代。邵宝。慕歌兮慕歌。东渐兮海波。海无波兮山有阿。明德远兮玉帛孔多。微斯人兮吾如鱼何。慕歌兮慕歌。
与李吉侯郭荔岩游程符山。清代。柯蘅。良辰偕胜侣,振策纡游行。缅兹丘中赏,遂我物外情。层台一眺望,风物萧以清。石莲花共色,潭镜影孤明。野赤日气炯,岩翠秋烟生。高岩阻羲驾,古洞閟元灵。绿叠嶂如摺,风余泉尚声。读书怀韩子,令我仰遗型。往规感昔泯,余胜与今并。安能释尘鞅,相与乐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