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岂不怀归,於焉信宿,此意无人识。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
念奴娇·岸容山意。宋代。魏了翁。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岂不怀归,於焉信宿,此意无人识。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风露正满人间,齁齁睡息,浑不知南北。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愿公寿考,养成元祐人物。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榆林归里有感复用留别原韵。清代。杨卓林。一生经历运邅屯,世变沧桑又几春。儤直薇垣烽火警,观兵榆塞虎狼亲。宦途险巇皆尝尽,林壑优游自率真。回首三边戡乱际,忧民忧国泪沾巾。
南墩书院为宿州守徐良节题。明代。潘希曾。精庐重构傍南墩,乡里衣冠重德门。四面好山流翠近,百年乔木向春繁。曾闻藜杖干星象,剩贮芸香待子孙。今日无心云出岫,甘霖千里逐朱轓。
相藏主往景山看藏经。宋代。释居简。梦中无字法门开,藏海云涛诈望崖。须信矮人多计较,逢人只道不曾斋。
感兴十首 其七。宋代。韩淲。百尺竿头寸步难,从前血指漫旁观。收来放去由谁做,底事随人百样般。
再用陈白沙碧玉楼韵 其四。明代。方献夫。春满前川景色开,单衣聊可试新裁。观鱼坐石闲垂钓,煮茗临溪自引杯。月荡波心龙睡起,烟消松杪鹤飞来。归时不厌登临兴,夜半歌声四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