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
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题罗年能六友堂。宋代。魏了翁。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瑞鹤仙 咏百舌鸟同云臣赋。清代。陈维崧。绿杨庭院悄。正交网筛春,绮窗弄晓。红蕤枕斜抱。蓦枝头睍睆,信风吹到。如簧慢奏。递耳畔、那人知道。把旧愁、向五更头,说个绵蛮不了。袅袅。咽时逾响,溜处偏圆,百般轻巧。讵知衰鬓,贪散诞,学庄老。入春来,猛被花枝招恨,又被禽声唤恼。待来朝、索性连他,和花都拗。
三姝媚。清代。史承谦。宫墙行已近。讶水佩风裳,淡妆微晕。田田多少,占凉波四面,翠痕萦损。太液遥连,一半是、天家脂粉。玉井谁传夜舒,曾记总输风韵。宛转横堤曲港,便一幅、江南图画应逊。淡云疏雨,怕等闲、轻把红衣吹褪。传语西风,莫便做、晚来秋恨。搅破香香深处,双鸳梦稳。
夜泊黄河口。清代。陈黄中。永夜河声壮,扁舟客思孤。山川雄两戒,漕粟拥千舻。明月中流涌,归鸿隔岸呼。一生江海意,对此独踟蹰。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一。宋代。汪炎昶。九州落编简,愁来得眺望。古人果有无,名存实全丧。去古日已邈,来期方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