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沈声甫,示我书堂图。
枕松被修竹,带江衿浮屠。
堂上新牙签,吞天禄石渠。
出受山水谒,入与圣贤俱。
儿辈纷华悦,子独文字娱。
是心傥无斁,已足光韩畲。
吾闻学者事,穷理以返初。
为人只禽犊,鑽纸成蠹鱼。
勉哉师友功,千载沈氏书。
题沈氏书堂。宋代。魏了翁。吴兴沈声甫,示我书堂图。枕松被修竹,带江衿浮屠。堂上新牙签,吞天禄石渠。出受山水谒,入与圣贤俱。儿辈纷华悦,子独文字娱。是心傥无斁,已足光韩畲。吾闻学者事,穷理以返初。为人只禽犊,鑽纸成蠹鱼。勉哉师友功,千载沈氏书。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魏了翁。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荷花。清代。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江令。明代。王世贞。江令好为佞,佞辞何太工。拈来摄山草,吹着后庭风。佛日不相照,君恩难望终。犹输孔范死,虚慨鲁侯忠。搏颊咸阳市,伤心建业宫。南冠无故墅,应始悟三空。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宋代。王安石。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楼台飞半空,秀气盘韶石。载酒填里闾,吹花换朝夕。笙箫震河汉,锦绣烂冠帻。地灵瘴疠绝,人物倾南极。先朝有名臣,卧理讼随息。稍稍延诸生,谈笑与宾客。子来适妙年,谒入交履舄。寂寥九龄後,此独望一国。虞翻礼丁览,韩愈俟赵德。孤岸镇颓波,俗流未易识。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迹。去思今岂忘,耳目熟遗迹。吏含殷勤言,俛仰问乖隔。当时府中儿,侵寻鬓边白。下帷虽著书,不捄寒饥迫。谓宜门阑士,宦路久烜赫。奈何犹差池,更捧丞掾檄。骥摧千里蹄,鹏堕九霄翮。人生无巧愚,天运有通塞。试观驰骋人,意气宇宙窄。荣华去路尘,谤辱与山积。优游禄仕间,较计谁失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
拿舟。宋代。林希逸。傍晚拿舟入,身如在画图。石平疑削玉,湍急见跳珠。仙迹回还是,峰名转侧殊。竹间人指点,俱识有仙儒。
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十六。宋代。吕本中。一廛江上宅,毁撤自群凶。卜筑劳心计,携锄失指踪。鸠啼□□景,花敛带愁容。何日休兵革,重来依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