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自有餐霞法,归计新传种树书。
人境不应容拓落,五松山脚是吾庐。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宋代。李弥逊。生涯自有餐霞法,归计新传种树书。人境不应容拓落,五松山脚是吾庐。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赠文昌邢景旸尹怀集。清代。李学曾。十年鸣鹿已嘉宾,万里飞凫又远臣。自古亲民端是令,于今为政几称神。山城花暖迁莺早,海国云连过雁频。君去不须多访道,而翁遗爱在西人。
喝火令 夏日登临上小阁茗话。清代。赵友兰。不羡南皮会,闲招北渚凉。浅斟荷露过芳塘。擘得新莲子在,戏打睡鸳鸯。松下安茶鼎,钗头拣茗囊。竹阴深处倚琴床。正好吟诗,正好爇炉香。正好瓶笙写韵,翻谱斗棋枪。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金朝。马钰。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宋代。刘克庄。柱史荒坛仅有名,可能香火似承平。却愁旧制难遥领,直要先生出按行。
画松歌寿白岩太宰。明代。边贡。今辰何辰到岩谷,太宰堂中见乔木。飒飒重檐风雨来,冥冥四座烟云逐。初筵宾客俱改容,细辨始知为画松。霜柯雪干槎牙起,碧茑青萝宛转封。星除夜静飞霹雳,彷佛蛟龙在东壁。培植深疑造化偏,推移颇讶神功疾。天生钜材非偶然,上摩霄云下重渊。已阅南山到平陆,更看东海变桑田。桑田平陆真俄顷,古貌苍髯岁华永。天上休誇种白榆,日边谩说栽红杏。中兴天子建明堂,宰也执圭登庙廊。松乎松乎合与宰为伍,万载千秋充栋梁。
再至虎丘松巢主僧索画用空谷山居韵。明代。沈周。世谛纷纷扰扰间,松巢来诘老僧閒。爱山已结峰头屋,借画仍看屋里山。池影心空和月见,岩扉客去倩云关。新茶新笋都叨却,香积谁云染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