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萧萧烟雨收,鹑衣寒竖挽归牛。
平生脚力未到处,当路贵人安肯游。
蹶牛马蹄无限恐,荒凉僧墅不胜愁。
北窗季弟还知否,一夜秋声已白头。
宿青城板桥寺。宋代。李新。村落萧萧烟雨收,鹑衣寒竖挽归牛。平生脚力未到处,当路贵人安肯游。蹶牛马蹄无限恐,荒凉僧墅不胜愁。北窗季弟还知否,一夜秋声已白头。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 其一。明代。薛瑄。四朝风纪受恩深,又见西行捧德音。天上神仙知暂别,关中父老喜重临。戍閒部伍清河曲,地远桑麻接华阴。到处行台怀帝阙,封章还拟罄丹心。
望梅。清代。陆求可。朱明开席。正荷香十里,槐阴千尺。向风亭、卷起湘帘,好箕踞科头,纳凉留客。河朔风流,每避暑、杯盘狼藉。况歌翻水调,冰贮玉壶,微闻香泽。佳人素妆莹白。看醉眠如画,纱橱笼碧。赛广寒宫里婵娟,喜琐闼南有、银蟾流魄。梦醒巫山,骤雨过、陂塘萧索。更移尊痛饮,高枕云溪永夕。
寄燕中友人六首 其四 秣陵李惟寅。明代。胡应麟。长啸秋风问解携,黄金台上几扳跻。霜飘鼓角中原静,雾捲旌旗太白低。伴直每趋三殿晓,看花时出五陵西。相思共拂张华剑,莫使寒光暗鸊鹈。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宋代。苏轼。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宋代。范成大。珠履参陪北海觞,仍邀拥节旧中郎。碧城香雾连天暝,黄叶霜风卷地凉。佳节转头论聚散,清波从古阅兴亡。明年重把茱萸醉,公在丛霄贡玉堂。
题李范之陶然亭话别图。近现代。方守敦。几年江上客,吟啸起风烟。怀旧人长往,披图意黯然。瘴乡云似墨,瀛海浪无边。北望孤亭在,乾坤事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