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朗读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春正媚。闲步武陵源里。千树霞蒸红散绮。一枝高插髻。

飞过洞庭烟水。酩酊莫教花坠。铅鼎温温神竭帝。何曾真是醉。

()

三十四年台榭,八千馀里江津。去时杨柳正轻颦。重来桃李少,不似旧时春。
风扫半空烟雨,玉虹翠浪如新。可怜笳鼓送行人。白头梳上见,归梦枕边频。

()

元无一物不须空,寄语文殊任过从。辗转形骸聊示疾,坐分高广颇相容。

()

古人成一艺,心力为之瘁。苟欲徇人好,岂能臻绝诣。

汲汲夸毗子,于旨本无会。目此自矜奇,徒增识者喟。

()

上人卓锡风篁岭,应看山中石蟹泉。沙晚试听蒲叶雨,水凉况近菊花天。

暗通雪窦金膏滑,清漱云根玉髓坚。寄语无肠好公子,待余来候煮茶烟。

()

恐倾南海成秋雨,急唤西风作晚凉。净扫黎山须见骨,莫令楚客屡回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