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
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
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
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锺撞。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
万古有作心胸降。
平山堂杂言。宋代。梅尧臣。芜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广而意厖。欧阳公经始曰平山,山之迤逦苍翠隔大江。天清日明了了见峰岭,已胜谢朓龊龊远视於一窗。亦笑炀帝造楼摘星放萤火,锦帆落樯旗建杠。我今乃来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锺撞。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玉簪花和希纯 其五。宋代。刘跂。孤洁偏因霜露成,春花无数不知名。秖应新沐弹冠客,要尔相宜一倍清。
金缕曲。清代。沈曾植。健骨金刚锁。任铁围、八风飙起,四洲涛簸。方丈维摩安稳在,时有天花飘堕。有萨波、若师知我。我梦千人石畔去,见生公、说法天龙卧。寿者相,君知么。寄声笑口应须破。海中占、珠联璧合,再中日可。艮地新年风起处,依旧司天台课。把旧事、重提㦬懡。二老风流相约去,醉长安、市上花三朵。劝汝酒,一杯那。
饮陈氏第代主人留客。金朝。蔡圭。风定息林叶,雨晴开夕阳。停歌方待月,插羽且传觞。文举客常满,次公醒亦狂。更阑君莫去,促席就新凉。
重阳前一日李本宁招集宝石山得来字。宋代。王野。乱叶翻飞托草莱,众宾分坐几亭台。天低烟树千重没,云破江山一半来。皂帽受风先欲落,黄花候日未全开。岁时争在人前好,多把茱萸看一回。
百字令 题兰孙氏节烈记事后。清代。叶绍本。香消玉陨,叹华门寒女,能全贞白。金穴铜山浑不羡,独葆璇闽芬烈。鸾破难圆,凤飞岂再,泪尽啼鹃血。鸩媒何恶,琼花几堕灰劫。却忆堂上调羹,膝前画荻,回首真凄绝。生就青陵连理树,那许狂夫攀折。精卫无波,鸳鸯有冢,毕命朱丝直。皮金剪字,至今涞水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