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路分行落照边,村藏深树远吹烟。
天然诗句无人识,划记寒沙抄一篇。
溪村晚望。宋代。王镃。宿路分行落照边,村藏深树远吹烟。天然诗句无人识,划记寒沙抄一篇。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王镃。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夏循矩先生挽词。宋代。林亦之。叹惜青灯下,偏旁古字通。读残五车去,赢得一生穷。末俗轻前辈,何人念此翁。伤心旧时宅,飒飒已如空。
次韵林缉熙游罗浮四首 其一 宿明月寺。明代。陈献章。寺邻千丈石,古色剑棱棱。是物谐吾性,何年遗尔僧。檐牙巡鹃树,屋角挂瘿藤。坐眺秋天迥,扶摇任老鹏。
沁园春七首 其六。清代。史承谦。寒雨凄凄,叶响空阶,闻来怆神。看东篱种菊,含香乍吐,小山丛桂,零蕊犹新。暗想杨州,红霞一抹,定子当筵别是春。游情倦,叹青袍似草,泪湿罗巾。谁怜心事因循,奈十载、奔驰误隐沦。剩风烟好在,杜樊川句,文章浪掷,孟浩然身。岁月堂堂,声华寂寂,邓禹年来解笑人。凭传语,待五湖西去,把钓垂纶。
寄简崇禧司徒高。宋代。张炜。袖惹天香隐故庐,一山猿鹤伴清虚。有人来叩神仙诀,就剪晴云问起居。
高阳台。近现代。傅熊湘。草脚泥肥,梢头绿嫩,淡妆宜抹轻烟。屏障天开,一冈迤近门前。年时笠屐寻常过,乍几番、新沐堪怜。洗春酲,万树飞花,一晌啼鹃。苍松翠竹浑无恙,便溪山归去,不碍龙眠。霖雨苍生,输他哀乐中年。行云莫向高唐驻,已飞埃、雾遍长天。漫消凝,故宇春深,渐长芳荃。
建业清凉寺次王伯循御史竹亭壁间韵。明代。张以宁。独寻清凉寺,还望翠微亭。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白发山中叟,为予诗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