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
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
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
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宋代。吕端。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名臣,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好学上进。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驾崩后,吕端力挫阴谋,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吕端。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名臣,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好学上进。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驾崩后,吕端力挫阴谋,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二。南北朝。庾信。王子从边服,临邛惜第如。星桥拥冠盖,锦水照簪裾。论文报潘岳,咏史答应璩。帐幕参三顾,风流盛七舆。
送陈时斋赴湖北宪辟。宋代。释居简。曷与元龙别,河梁五字诗。多君坚素守,交臂得深知。忆过雁回处,料当梅放时。驿驰行卷外,更寄向南枝。
短歌送范彦行。宋代。李处权。海上芳敷有瑶草,採而食之颜不老。海中翕赩有骊珠,探而得之形木枯。赤乌玄兔未同宿,姹女婴儿自相逐。深存踵息通三关,升降出入无时閒。九转七返成大还,功高行满起人寰,凌虚一举三神山。
将别复偕游碧云流觞枯柳之下。明代。徐渭。征舆解道明朝发,别酒遥从此地酣。尽日回肠依曲水,昔年种柳似江潭。霜高睡短鸡偏促,雪滑泥长马不堪。差有梅花知客意,一程开逼一程南。
和东川定山庄。明代。庄昶。白云多谢此山灵,识得先生杖履情。巨梃每劳相见扣,洪钟非是敢无鸣。客留知己贫何厌,屋傍秋山破也清。自枉群仙长过我,我家何敢冒蓬瀛。
六月十四夜独坐无喧阁。宋代。陈文蔚。凭栏无事此时情,一阕掀闻欸乃声。归去夜阑谁管领,付他风月自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