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秋毛染鬓斑,深衣长褐古铜镮。榻边石骨抽枯笋,盆里松根露浅山。
霜月洒来如白酒,菊花老去变红颜。鸡声未动听宫板,已在车尘马足间。
伯修斋中。明代。袁宏道。几点秋毛染鬓斑,深衣长褐古铜镮。榻边石骨抽枯笋,盆里松根露浅山。霜月洒来如白酒,菊花老去变红颜。鸡声未动听宫板,已在车尘马足间。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唐代。卢纶。把菊叹将老,上楼悲未还。短长新白发,重叠旧青山。霜气清襟袖,琴声引醉颜。竹林唯七友,何幸亦登攀。
百字令 为邹梦飞题兰花册子。近现代。许宝蘅。走马兰皋,是当年,屈子曾伤心处。寂寞芬芳滋九畹,空谷暗吟风雨。坠霞红枯,纫秋绿悴,谁读离骚赋。深宵相对,梦魂摇漾无据。江山自成今古。携一尊来吊,总非吾土。留得孤根深五色,花叶几时飞舞。写入生绡,传神斑莞,莫怨韶华暮。幽香密韵,元龙肠断佳句。
颂古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宋代。释慧开。出得出不得,渠侬得自由。神头并鬼面,败阙当风流。
古意二首 其一。清代。胡安。种松常待雪,种禾常及春。荣悴虽有时,违性弥失真。折腰彭泽畔,濯足沧浪滨。此理亦易达,今人空问津。
甫接诗友电极言山居閒适因有感焉信口漫成。清代。陈忠平。极道归休好,而无作息时。幽风凭料峭,碧影自参差。日薄山如梦,世清人不知。吾年空叹羡,但写望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