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红碧尽离离,轻热轻寒正好时。种药且收曾效子,修花惟去最低枝。
窗间番舌听言鸟,堤外风鸢看小儿。欲与少陵添故事,入春新作海棠诗。
集五弟春草堂。明代。袁宏道。草堂红碧尽离离,轻热轻寒正好时。种药且收曾效子,修花惟去最低枝。窗间番舌听言鸟,堤外风鸢看小儿。欲与少陵添故事,入春新作海棠诗。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不浮欲卜居霅川而未决再韵趣之。宋代。高斯得。君如夏日槐,深阴正亭午。我如秋渚莲,心老味加苦。卜居既未果,会面真堪数。二米同一稃,何时如秬黍。我今居异邦,一齐咻众楚。出门无所诣,欲话谁晤语。盍念荆同生,毋忧豆逢煮。急来共伏腊,相与续妣祖。昔人兄弟多,八龙及三虎。安有予二人,而堪长龃龉。
寻家中洲于雁水庵先寄以诗。清代。陈恭尹。十载无双鲤,三秋在五羊。客居闻傍柳,诗梦每临塘。举世推能手,终身泣雁行。不知违侍从,玄鬓几经霜。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 其三。明代。王彦泓。爷娘茶食福难消,只剩灵筵一椀浇。心性自甘贫薄惯,不烦频送纸钱烧。
挟文薛君自赋五首克己读书安贫择交训子为题。宋代。程公许。士能知尚友,岂必尽同时。杂鲍兰胥化,亡羊路或岐。醴甘知易绝,丝素亦奚悲。可以交难择,而忘伐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