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将杯棬作家乡,卧月横烟梦几场。况是蛾眉消得死,争教白也不郎当。
采石蛾眉亭 其二。明代。袁宏道。拟将杯棬作家乡,卧月横烟梦几场。况是蛾眉消得死,争教白也不郎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袁宏道。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胡则大学正满秩趋京赋诗为赠。宋代。王珪。一室萧然数卷书,三年冷掾出无驴。每因芳草忧鹈鴃,苦咏场苗羡白驹。俗吏何尝知大体,清朝方急用真儒。燕台此去流声实,见说诸公诵子虚。
书院无历日以诗代书问路侍御六月大小。唐代。李益。野性迷尧历,松窗有道经。故人为柱史,为我数阶蓂。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三。宋代。李之仪。梦回檐滴不闻声,残月披窗分外明。投老逢春能几许,不堪催去与谁争。
浣溪沙(赏梅)。宋代。曹勋。日上龙城散晓阴。琼芳堂下玉成林。江梅开未十分深。随处锦亭穹帐暖,冷香邀住入衣襟。酒肠判断付频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