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
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期诸友看范园杏花风雨不果。明代。高启。欲寻春去怕春休,又值春阴不得游。寂寞西园风雨里,杏花比客更多愁。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春日就亭即景。清代。胡高望。碧萝掩映小林坰,绕屋平冈迤逦经。一曲萧江晴入画,几层阁岫暖浮青。登临到处开襟抱,风雅当年见典型。好景无边添胜赏,佳游彷佛岘山亭。
奉元宗命咏苑中白野鹊。唐代。王感化。碧岩深洞恣游遨,天与芦花作羽毛。要识此来栖宿处,上林琼树一枝高。
夜过富春。宋代。徐集孙。夜船摇兀当乘槎,得与僧俱似出家。数幅征帆抛草渡,一团幽梦绕梅花。风传山县残更漏,潮练霜江淡月华。所恨钓台眠里过,矶边不及理渔车。
过露筋祠口占。明代。黄淳耀。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齑臼有碑词黯黯,投金无濑水茫茫。翠旗明灭知何处,巾帼如林最可伤。
王员外不解参同契但索一诗许以遗我率尔戏之。明代。徐祯卿。王烈持洞章,茫然不能读。石气销紫烟,十年秘空簏。从来楚史识三坟,阮籍焉能辨赤文。一自华阳窥妙诀,缑山夜夜鹤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