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登甘露台。唐代。刘言史。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刘言史。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过招抚冈。明代。于谦。重嘘炎烬肇中兴,此地曾经募义兵。古庙数椽谁下马,崇冈千古尚留名。飘风入树林鸦散,宿雨沾泥野草生。触景兴怀无限意,不堪回首裕州城。
天门山。宋代。孔平仲。惟天莽苍苍,乃立此门阙。山本如城高,剖凿中断裂。两峰竞秀倚,千古势相戛。大江方南来,逼束不得泄。潴为无底深,散作万顷阔。想当割据时,闭固孰敢发。夕阳坐荒亭,诗思摹峭拔。清晨放舟出,回首见呀豁。西梁尚局促,壮观心颇阔。安得呼化工,努力更一揠。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五。明代。释函可。四月五月间,畦蔬摘有馀。口腹亦何厌,贪得无贤愚。言采岸边菌,兼采水中蒲。菌味既已别,蒲根更复殊。岭南金竹笋,恍惚可与俱。十年忆乡土,口嚼心踌躇。
石潭道中追赋大江。宋代。陈文蔚。我生大江东,与江不相识。一日作远游,江头因目极。桃花春未涨,水落略见石。望断淮山青,隔岸才咫尺。恃此一苇航,焉能恨南极。云屯十万众,守卫以人力。无御有良将,成城众心得。江淮唇齿势,如家护墙壁。守淮好守江,淮民须爱惜。我朝圣泽深,不在险在德。慈俭今天子,迩遐无间事。大臣百执事,根本共培植。
晤盛珍示同年舟中辄作别因次原韵。清代。刘谦吉。摇落江南客,孤帆此日过。星从淮水渡,风带洞庭多。各负诗无敌,谁怜醉有歌。相逢还欲别,极目渺烟波。